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班级新闻 > 内容

【课程故事】“麦”动时刻——大三班麦子主题班本课程

发布者:胡秋月 日期:2025-01-04 访问次数:198



“麦”动时刻

大三班麦子主题班本活动



课程缘起

在“丰收的秋天”主题活动种,小朋友们收集了很多秋天的果实,其中一位小朋友从老家带回了一捆麦秸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热烈的讨论:

哇!这金黄色的是什么呀?

这是稻谷吗,一粒一粒的怎么还有小胡须呢?

这是麦子,它可以做很多好吃的哦!

小麦的果实是椭圆形的,一粒一粒的,我还知道它就是小麦的种子。

我见过小时候的小麦,绿绿的像草一样,长大了就变黄色的了。

从孩子们的谈话中,老师发现他们对小麦以及种植小麦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这一探究活动是很好的自然课程,在兴趣需求带动下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儿童扩大认知,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习品质,还能增进儿童掌握一些团队合作技巧,这些都是让儿童终身受益 的素养。

于是,我们与孩子一起“麦”动起来,奔赴一次次美好的“麦”动时刻!

小麦知多少

小麦长大后会变成玉米吗?它到底长什么样呢?小麦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带着疑问和家人一起开展了调查。

调查之后,他们积极来班级分享。从分享中,孩子们初步了解 了小麦的样子、生长过程以及小麦制品的许多食物。


为了支持幼儿能近距离直接感知 ,班级采购了麦子,让幼儿触摸、观察。这其中,他们有了许多新发现。

小麦摸起来硬硬的,味道淡淡的。


小麦大变身

金黄金黄的小麦已经勾起了孩子们浓浓的作画兴趣,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创作自己的画作,整个教室散发着浓浓的秋意。



孩子们的作品中呈现了美丽的夕阳、金黄的小麦田相呼应,在风中摇曳。孩子们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自主制作。



看我们的小朋友是不是创意满满。

面粉的秘密

小麦剥出来是一粒一粒的,那它们是怎么变成面粉的呢?带着这样深深的好奇,孩子们先认识了工具——石磨。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推磨下,神奇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金灿灿的麦粒,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

通过“推磨”,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更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美味面食

孩子们详细了解了小麦,原来小麦会变成白白的面粉,我们可以用面粉做很多美食,就像馒头、包子、饺子......于是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变身“小厨师”啦!

瞧!大家都做的有模有样的。

吃着自己做的面食,小朋友们感到无比的满足。

孩子们通过揉面団、搓面团制作了自己爱吃的面食,感受了动手制作的过程、了解了饺子、面条等食物制作的工序,并且培养了孩子们积极动手的劳动品质,提升了自己的劳动能力,同时亲身经历劳动,感知厨师叔叔做饭的辛苦,养成爱惜粮食,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自制麦芽糖

孩子们在前期调查时,了解到麦子可以做麦芽糖,“麦子做的糖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吗?”“麦子不是没有味道的吗,怎么可能做出甜甜的糖呢?”“麦子做的糖叫麦子糖吗?”......百闻不如一见,还是亲手尝试一下吧!

分享自己调查到的麦芽糖制作方法.

将小麦浸泡一个晚上,平铺,盖上一层纱布,保持湿润。孩子们一起静待麦子发芽......

等待了7天,麦芽发出来啦!


将蒸熟的糯米与麦芽一起搅拌后发酵,挤出汁水。

倒入柴火大锅开始熬煮,越熬越浓、越熬越浓,最后就熬成了一锅香喷喷、会拉丝、会粘牙,让你垂涎欲滴、齿间留香的“麦芽糖”!

他们品着自己做的麦芽糖,别提有多甜蜜 了。

《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根据这一理念,本次班本课程,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以幼儿为本位,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聆听小麦的故事、发现小麦的秘密、体验操作的乐趣。尤其是一系列美食制作的尝试中,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每种美食制作都需要一系列的工序和等待。这一切,都会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我们和小麦、和美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一如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永嘉县第三幼儿园--

博植希望 雅育未来

朝气、雅气、正气、勇气、大气、睿气

培养六气儿童

文字 | 编辑: 孙芬芬 夏晓丹  

 审核:园务组

   雅润信息小组推送



永嘉县第三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