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护航 > 安全宣传 > 内容

【安全护航】防诈反诈 你我"童"行——永嘉县第三幼儿园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

发布者:胡秋月 日期:2024-02-28 访问次数:114



不听/不信/不转账 


防诈反诈

你我"童"行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校园师生、家长已成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侵害群体,幼儿园防诈骗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为了大家的财产安全,永嘉县第三幼儿园温馨提醒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防诈骗小知识,提高“防诈反诈”的安全意识,时刻拉响警钟,谨防电信诈骗,有效遏制犯罪。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或伪造形式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谨/防/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套路多


案例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

案例二:冒充老师诈骗

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等渠道以书本费、培训、采购班服等名义让家长转账缴费。

案例三:网络刷单诈骗

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

案例四:AI换脸诈骗

新型高科技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先利用AI技术模拟受骗人好友的面容及声音,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让受骗人相信视频面前的这个能说会动的就是“好友本人”,受骗人极容易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遭受诈骗。

案例五:冒充亲友诈骗

案例六: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案例七:游戏诈骗

游戏类诈骗是暑期学生上当受骗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社交平台上贩卖游戏装备、买卖游戏账号,利用学生好玩、涉世未深的特点,引诱当事人在虚假交易平台或者私下交易,盗刷父母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余额。

还有部分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设计钓鱼网站,伪装成游戏运营商,发布“送金币”、“充值”等优惠活动,引诱当事人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以此来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盗刷绑定的资金账号。

谨/防/电/信/诈/骗





如何反诈防骗


虽然骗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但是只要我们牢记“8个凡是”和“六个一律”,坚持不轻信、不汇款、不透露、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就可以保住我们的“钱袋子”。

下载国家反诈APP

谨/防/电/信/诈/骗




致家长一封信

亲爱的学生家长: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多发,且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学生群体被骗的不在少数。高发的电诈类型主要有游戏类、明星周边类、假冒身份类、充值返利类、兼职刷单类等。

为提升广大学生的防骗、识骗能力,避免学生及家长的钱财损失,请各位学生牢记:

1.遵纪守法,不参与违规刷单、网上裸聊等,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的银行卡、手机卡、微信号、QQ等,不为来历不明的资金进行转账。

2.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网上购物交易请选择正规平台,日常要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要注意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群聊二维码等。

3.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赠送或低价交易游戏皮肤装备账号或明星周边产品的、点赞返现或充值返利的、异常低价的商品之类的,都要留个心眼,牢记凡是提及保证金、扫码免费领取、开启屏幕共享等字眼的,都是诈骗。

4.遇到有人通过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与你联系,且涉及到转账的,一定要通过电话和本人证实。

请家长朋友牢记:

1. 对孩子做好防骗宣传教育,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如孩子有询问支付密码、惊慌等异常情况,请务必关心了解,如有被骗请保留好证据到就近派出所报警。

2. 加强保密意识,管理好自己的支付账户信息,及时关注资金动态,不要把手机支付密码及银行卡密码等信息透露给孩子。

3. 对于班级群内的收费信息,请主动联系老师确认,避免被骗。

4.牢记96110全国反诈劝阻劝阻专号,做到及时接听并积极配合电话回访及见面劝阻工作;关注“温州反诈AI警官”,学习各类防骗知识。


永嘉县第三幼儿园

2024年2月28日

谨/防/电/信/诈/骗



-END-



博植希望  雅育未来

朝气、雅气、正气、勇气、大气、睿气

培养六气儿童

排版|胡秋月

审核|园务组

雅润通讯小组


永嘉县第三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