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童年 尚德明智——永嘉县第三幼儿园大四班开学仪式
发布者:李思斯 日期:2021-09-02
访问次数:384
开笔礼 授启蒙
敬师长 孝父母
讲文明 懂礼仪
好学习 求进步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上学求知作为人生新起点,让孩子们在启蒙之初就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来了“亲密接触”,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永嘉县第三幼儿园大四班准备了一个独具传统特色的开学仪式!
用朱砂为刚刚入学的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在古代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
这一颗红痣,饱涵着我们父母、亲人、老师的美好祝福,也在我们心中勾勒出一份美好的画卷。
由老师手执毛笔,为小朋友们点上一枚鲜红的朱砂,用以祝愿小朋友们拥有智慧。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
开笔礼,不只是一个仪式,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化的传承与践行。
“人”字分为两笔,一撇一捺,两笔互相支撑,缺一不可,人生亦如此,一笔为品德,一笔为才能。"开笔破蒙"这一仪式主要是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字。从写“人”字到学做人。
希望小朋友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先学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写好一个“人”只需要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
“击鼓明智”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在通过击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其目的在于让孩子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学生敲击时要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击响大鼓,“一击明德,二击亲民,三击止于至善”。孩子们一个个井然有序地击了三声鼓。这雄壮的鼓声寄托着老师、家长对小朋友们一个崭新的希望,祝福我们的小朋友们在新的学年里耳聪目明、茅塞顿开!
《吕氏春秋▪士荣》有云:“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鸿鹄,也是天鹅,秋天南飞避寒,一飞千里,古人常用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在老师的引领下,小朋友们神情专注,完成了一项项仪式。用隆重而有仪式感的活动来引领他们,更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和重视。
就在今天,我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感恩、知恩、报恩的种子。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启蒙之恩,矢志难忘。
愿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一天,让我们共同期许孩子们茁壮成长的那一天,也让我们共同见证宝贝们的成长与辉煌!你们的未来会一切安好……
文字|潘颖蕾 叶赛芬
排版|潘颖蕾 叶赛芬
照片|大四班全体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