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园互动 > 卫生保健 > 内容

【卫生保健】“红眼病”高发,预防从我做起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病温馨提示

发布者:应蔡琼 日期:2023-09-28 访问次数:369

“红眼病”高发

预防从我做起

孩子多是活泼好动的,喜欢用双手去触摸事物,细菌随时就通过小脏手进入眼睛,从而导致了孩子患上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的急性传染性眼病。为做好疾病预防,幼儿园特邀请您一起学习急性结膜炎(红眼病)预防小贴士。

什么是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儿童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咽痛、中耳炎、腹泻等,急性结膜炎属接触传染,多见于春夏及秋季,可散发或流行感染,发病急,传染性强,一般在接触感染1~2天内双眼先后发病,各年龄段人群都可发病。

1 症状表现


1 症状表现

1.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2.自觉眼不适感1-2 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

3.眼分泌物初为水样、浆液性,重者带淡红血色,继而为粘液性。睑结膜、穹隆部有时见滤泡,偶有伪膜形成。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2 传播途径  

   主要是由细菌或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其传染力较强。小孩身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能力相较于大人较差,若不注意卫生,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把手、钱币等,健康的眼睛就会受到传染。小朋友注意不要用小脏手揉眼睛哦。

3  隔离预防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一般情况下需隔离10天,病毒才会减弱传染性。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要勤剪指甲。

3.夏季是易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或共用毛巾、脸盆等。

让我们一起来预防措施

1. 注意手卫生

   保持手卫生习惯是保证眼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用脏手揉眼睛。

2.清洗消毒

  孩子使用的个人洗漱用品要与家人分开,经常清洗并消毒。同时,要注意定期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等。

3.少去公共场所

   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

4.及早就医

  当孩子的眼睛出现异常,如畏光、异物感、有烧灼感、痒感、眼红、眼痛、分泌物增多等情况,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结膜炎在孩子中传播广泛,源于孩子还不懂得如何保护眼睛避免受到感染。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们认真的教导孩子一些健康用眼常识,平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我们共同努力,细心呵护,来帮助孩子更好地预防结膜炎。


博植希望  雅育未来

朝气、雅气、正气、勇气、大气、睿气

培养六气儿童



永嘉县第三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