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第三幼儿园大七班第九周国旗下讲话 ——《细雨轻风,清明又至》



——永嘉县第三幼儿园大七班国旗下讲话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节我们祭祀先人,踏春扫墓。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清明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爱国爱家的种子,激发幼儿感恩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4月3日,永嘉县第三幼儿园大七班开展《细雨轻风,清明又至》的主题晨会。

小小护旗手们,手握红旗,精神抖擞,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升旗台,等待将国旗冉冉升起。



随着国旗冉冉升起,幼儿园里也响起了孩子们的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当国歌声响彻幼儿园,全园师幼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孩子们仰望着飘扬的国旗,脸庞上洋溢出自豪的神情。





大七班的小朋友们表演了手势舞《清明》,伴着柔美的音乐,孩子们感受到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落魄断肠的凄迷纷乱的心境。


通过国旗下讲话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对节日风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让孩子们在追思已故亲人的同时,缅怀革命先烈,深切的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孩子们关爱他人、感恩生活的赤诚之心,萌发幼儿作为一名中国娃的骄傲与自豪。
祝:清明节安康吉祥!


扫墓
清明节的起源,有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被大众纷纷仿效,在这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踏青
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即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吃清明果
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即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中二班:肖亦冰家长:黄陈燕
刘沐瑶家长:刘乾

中三班:郑安纾爸爸:郑沛 王嘉帅叔叔:张忠强
胡博涵爸爸:胡建淼 季语潼爸爸:季曙光
李浩爸爸:李长东 薛锦泽爸爸:薛深木

中四班:廖梓渲爸爸:廖秩敏
徐子洵爸爸:徐陈访











恭喜以上班级

博植希望 雅育未来
朝气、雅气、正气、勇气、大气、睿气
培养六气儿童

微信公众号

抖音号
图文编辑 |杨芬芬 潘靖雯
审核 | 园务组
雅润信息推送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