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班级新闻 > 内容

【家园善育】大一班家长助教——寻味温州小吃 品流韵灯盏糕

发布者:胡秋月 日期:2023-03-07 访问次数:335





寻味温州小吃  品流韵灯盏糕


灯盏糕






“灯盏糕,溜溜圆,

又想吃,又冇钱。

灯盏糕,扁纳纳,

又想吃,又还烫。”

耳旁听赏温州童谣,

别有一番风味。

不管别人的下午茶是咖啡配蛋糕,

还是红酒配小牛排,

今天我们就来个灯盏糕。



大一班的孩子在教室里了解灯盏糕的由来。


灯盏糕的由来



有这样一方水土,街井里的小吃,才是温州最独特的地方记忆。最为特别的名点,当属灯盏糕。今天大一班邀请了李璟琰奶奶来幼儿园制作大一班专属的温州小吃——灯盏糕。




灯盏糕,即油炸糕,馅料用猪腿肉和萝卜丝制作,外皮用新黄豆和米粉浆拌和,而裹在面皮里的馅料,正是采用鲜猪油炸制。

其形扁圆,中空而隆起,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得名“灯盏糕”。灯盏糕作为油炸食品,乍一看跟我们如今爱吃的炸鸡、天妇罗同宗,但它历史十分悠久。

追溯其源,我们能发现一段段流传百年的传奇。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元末明初,刘基用灯盏糕巧取温州城的故事了。

刘基,字伯温,温州文成人士,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明朝的建立与后来的兴盛,不可或缺的,便是风云国师刘伯温的竭诚之治。

刘伯温阅读勤勉,也重实地考察,除谋臣外,他也是深通儒学之道的儒者。

元朝末年,中进士后,他曾反对农民起义,效忠于元朝,但却一直未受元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一再遭受排斥与打击。元末的腐败统治令他心生不满,曾多次弃官归田。

后来,受反元义军席卷全国的浩大声势的影响,刘伯温终于醒悟,与元朝廷彻底决裂,毅然加入灭元大军朱元璋的队伍。在当时,刘伯温带领的义军,几乎到了让蒙古王朝闻风丧胆的地步。

在刘伯温率义军南下攻温州城的时候,连续的战事已让士兵十分疲惫。城内的义军因潜伏十五日之久,遭到了元军的怀疑。元军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身份,将查出的几十名义军斩首,把人头挂在城门口示众。

此时,刘伯温急需要想一暗号联络城内义军,双方赶紧同时行动,才有破城可能。

翌日辰时,火头军送来当地吃食——形如灯盏,猪油炸成的金黄油饼。刘基食之,只觉酥松脆甜,内里的萝卜馅极为爽口。

他定睛一看,正是家乡小吃“灯盏糕”!他心下一动,吩咐几个人伪装后带着一车灯盏糕进城。

城内义军看见灯盏糕,纷纷意会,温州话的“等斩”和“灯盏”是同音,这是让他们缚好这帮元军啊!一时间,城内义军,城外援军同时出动,不日便攻下了温州城。


灯盏糕的制作


新鲜的农家食材,让我们一饱眼福吧!先将大米、黄豆浸泡二个小时,然后磨成米浆,调入细盐、味精、葱花、搅拌调匀。

用汤匙舀一匙米浆到特制的圆勺内,沉入已沸的油锅中。


将萝卜刨成丝,挤干水分备用。把工具入油锅舀一下,倒一倒,放手馅料,再铺一层白浆,轻轻放入油锅。

努力制造美食的家长们



油炸时,漫溢成圆状的米浆在沸油中迅速发酵,充气成圆顶形,渐离圆勺浮出油面,到通身金黄时即熟。

美味地道的灯盏糕



大一班小朋友终于等来了这享受美食的时候,开动啦!







又酥又脆的皮,

小咬一口,发出嘎吱响。


此食最合我胃口,

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满嘴香韵。爽口而不腻,无法抗拒美味


飘香留齿颊  流韵灯盏糕


制作灯盏糕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耐心,正是一代代手艺者的匠心传承让这一名点经久不衰。通过本次家园互动,本班幼儿了解了等盏糕的由来,认识了制作灯盏糕的食材,浏览了制作等盏糕的流程,喜欢吃家乡小吃灯盏糕,爱上家乡的味道。


博植希望 雅育未来

朝气、雅气、正气、勇气、大气、睿气

培养六气儿童

欢迎关注:永嘉县第三幼儿园


文字/图片  金琼佩  邵雪微

审  核:园务组

雅润信息推送小组


永嘉县第三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