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米塑,共话家乡——中六班班本课程延伸活动
发布者:刘传殷 日期:2021-04-30
访问次数:796
随着班本课程《遇到一米粒》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米的各种形态探究的欲望越发强烈,米塑就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米塑又称"粉塑",是用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的民俗工艺。其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有二三厘米,形象逼真,色彩纷呈。大都用于喜庆节日和庆祝寿辰等。温州米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素称“百工之乡”---温州民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过千余年的传承,米塑工艺流程日臻完善,与北方的"面塑"并称为中国食品塑作工艺上的双绝。为了让孩子体验米之乐,感受家乡文化传承的强大魅力,2021年4月29日下午,永嘉县第三幼儿园开展“牵手米塑,共话家乡”班本课程延伸活动。
活动前我们的樱桃老师带孩子了解温州米塑的由来以及米塑各种可爱的造型。
我们班徐楷硕的姑姑和姑父还会米塑这一项绝活呢,看他们做的米塑作品真是栩栩如生,孩子们一边观看着,一边惊叹非遗文化的绝妙。
另外,他们为孩子准备了五彩的陈面、刀笔、一次性盘子,这一次他们要带着孩子一起走进米塑的世界。
活动中,两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绝活,只见两位老师的动作娴熟,一揉一捏,一捺一掐,就变魔术似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赞叹声此起彼伏,都迫不及待想亲自尝试一番这神奇的“魔法”。
终于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刻了,孩子们拿着一团团五彩的米团,跟随老师一起揉捏起各种造型。有的小朋友还根据自己的想法捏出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呢。瞧一双双能干的小手,不一会儿,桌子上摆满了五颜六色、形态不一的米塑成形作品。
米塑带领孩子领略到非遗文化的强大魅力,也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常见的米,他的作用之大,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米塑作品。“用老手艺唤回消失的记忆,带领孩子们开启探秘家乡之旅。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不一样的米之乐,感受、传承经典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推进班本化课程深入。
文字:徐晓雅
排版:刘传殷
图片:永嘉县第三幼儿园中六班全体小朋友